台灣地區分佈圖 年份月份比較 詐騙電話攔截率 一頁式詐騙樣式 被冒名網站名稱

國際詐騙電話總通數及攔截率

國際詐騙電話近年來數量持續攀升,警方與電信業者雖加強攔截,但詐騙集團手法不斷進化。根據最新新聞,台南刑大偵七隊破獲一樁利用「網路電話交換機」(IPPBX)搭配市內電話的詐騙模式。詐團透過竄改門號或隱藏來電資訊,隨機撥打電話,以「猜猜我是誰」方式鎖定民眾,短短兩個月內便造成超過 20 人受害。這種方式使得受害者即使具備高學歷或警覺心,仍難以辨識真偽,顯示詐騙的滲透力與欺騙技巧正快速提升。

進一步分析發現,這些詐團利用境外機房將語音透過高速網路傳回國內,並經由在地合作人架設的設備轉接,讓詐騙電話看似來自本地市話。這種模式僅需投入三至四萬元成本,卻能造成數百萬元財損,顯示詐團在技術與資源運用上極具效率。警方已逮捕涉案的嫌犯,並查扣非法通訊設備,但案件也突顯出台灣在電信設備管制上的漏洞,尤其部分裝置從中國網路商城即可輕易購得,增加了打擊難度。

面對此類跨境電信詐騙,單靠警方攔截仍不足。民眾需要更積極的防詐意識,例如與家人約定專屬「通關密語」以防冒名,並避免因小利而將電話門號出租予詐團。配合 Power BI 報表的數據觀察,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每月詐騙電話的總通數與攔截率,若將此類案件與攔截成效結合分析,更能突顯跨境詐騙對國內社會的威脅程度。唯有透過數據監測、法律落實與全民防範,才能逐步降低受騙的風險,讓國際詐騙電話無所遁形。

國際詐騙電話示意圖